青春筑梦下乡间 教育帮扶启新程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鼓励青年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奋斗行动,在乡村广阔天地书写青春篇章。这一战略指引和殷殷嘱托,成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教育的重要方向和行动指南。7月13日,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202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薪火传,青春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一行20名师生志愿者在忠县兴峰乡走访村落、深入社区,开展入户调研,收集一手资料,为乡村教育帮扶和基层治理提供支持与帮助。
同步围绕“知识传递·趣味陪伴·助力成长”主题,开展课业辅导、手工教学、普通话推广、街道清理等多项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儿童成长、服务基层教育发展。
足踏田野乡土 走访振兴一线
晨曦拂过稻田,蝉鸣唤醒村庄,志愿者的身影成为兴峰乡最生动的注脚。上午9时,志愿者们分组走进村落与社区,拉开田野调查的序幕。大家以实地走访为基础、问卷访谈为抓手,详细整理和综合分析乡村教育资源配置、特色农产品产销、环境整治及文化传承等核心问题。
一份份问卷、一次次访谈,都是青年学子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乡土调查力的过程。调研间隙,队员们还主动参与街道清理、文明宣传,弯腰拾起落叶、纸屑,耐心用乡音解读“三下乡”的意义,让“青春助力振兴”的理念在田间巷陌流淌开来。
走进课堂社区 播撒知识种子
上午9时,另一组志愿者在兴峰社区同步开展“爱心筑梦,伴童成长”公益课堂。活动现场,志愿者为孩子们细致讲解课业难题,帮助他们破解作业难点、夯实学业基础。在“我为兴峰做件事”主题扇面绘画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挥动画笔,把祖国的美丽风貌留在扇面之上,在创作中增进对家国的情感认同。
在手工课上,志愿者带领孩子们用扭扭棒、彩纸DIY创作,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动手实践;“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普通话课堂上,于塘老师用活泼有趣的训练游戏带领孩子们练习发音,帮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氛围温暖有序、笑声不断。
一节节生动的公益课程,不仅带来了温暖陪伴与知识养分,更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也悄然浸润着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深化实践耕耘 彰显青春担当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帮扶活动,让兴峰乡的孩子们收获了成长与欢乐,也让青年志愿者在扎根乡村的调研与服务中深刻理解了教育的重要意义与责任。接下来,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薪火传,青春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将继续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帮扶的务实举措,持续聚焦乡村教育实际需求,把爱心与知识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乡村校园与田野间,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薪火传,青春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 厚植家国情怀第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