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E脉乡承文脉传承团”非遗匠艺传今古,薪火永续启新程
日期:2025-07-15  作者:  来源:团委  浏览量: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重要指示精神,将专业知识与非遗文化紧密结合,用外语讲好非遗故事,为传播中华文化贡献青年力量。7月10日,由外国语学院和数字经济学院组成的“E脉乡承文脉传承团”奔赴重庆市永川区松溉古镇,开展为期五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文化保护与传播注入青春动能,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实践团与松江社区召开调研座谈会。会上,松江社区工作人员首先介绍松溉古镇的地名由来与历史渊源,并推介剪纸、油纸伞等非遗及建筑、民俗等资源,最后希望团队深度挖掘古镇文化内涵,助力古镇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实践团指导老师殷莉莎寄语学生,要以严谨态度投入调研,在与古镇文脉的深度对话中感悟传统文化魅力,将专业知识与实践需求相结合,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文化传承的实际成效;指导老师陈茗茗则强调,希望本次活动成为校地协同传承文化的坚实纽带,团队能发挥学科优势,用青年视角讲好松溉故事,让师生在实践中既受教育、长才干,真正实现个人成长与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双赢。

为扎实推进文化传承工作,实践团在松溉古镇开展实地调研。成员们走进古镇街巷,与奇石爱好者、茶馆经营者、街坊群众、古镇老者及油纸伞非遗传承人亲切访谈,详细了解古镇发展现状与文化传承情况。通过调研,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基层文化治理与非遗保护的紧密关联,进一步强化了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为后续开展实践活动积累了扎实素材,同时也明确了以创新思维打破文化传播壁垒、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实践方向。

实践团成员聚焦古镇留守儿童暑期成长需求,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活动中,成员们为小朋友们讲述小萝卜头、王二小等革命小英雄的红色故事,用鲜活事迹厚植爱国情怀;知识竞答环节,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热情回答,现场气氛浓烈,不仅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最后,小朋友们通过故事分享、朗诵诗歌等形式表达内心的感悟,让红色种子在童心深处生根发芽。

“E脉乡承文脉传承团”的“三下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未来几天,团队将培养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文化传承为切入点,深入探索松溉古镇的文化资源,讲好红色与非遗故事,让文化的力量奏响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