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我校设立的以承担我校部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机构,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师风严谨、团结向上、开拓进取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8名。下设5个教研室,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创业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军事理论教研室、经济学教研室,拥有一个公共体育实训中心,公共体育实训中心设施齐全,主要分跑步机区、有氧运动区域、力量器械区,英式桌球(斯诺克)区、美式桌球(黑八)室、操房、瑜伽室、影音室等等,主要针对大一的公共体育课和大二的体育选修课,以及学校各训练队进行开放。其工作职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计划地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教学素质和教科研学术素质,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另一方面是抓好公共课程的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以及教学环节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我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重视我校学生公共基础课理论知识的学习,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016年以来,组织带领我校学生参加重庆市大学生运动会,硕果累累,获得5次“第一名”、4次“第二名”、12次“第三名”、12次“第四名”、17次“第五名”、7次“第六名”、12次“第七名”、17次“第八名”,获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大学组羽毛球选拔赛(甲组团体总分)第七名、2021年重庆市大学生田径比赛甲组女子团体第六名,多次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此外,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也重视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近6年,在教学科研项目上,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持重庆市级教改科研项目27项、校级项目32项、“十三五”课题1项、新型实用专利7个,专著/编著/教材近20余部、发表期刊80余篇,获重庆市高等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优秀论文“三等奖”2次;组织教师精心准备各级各类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组织和推进示范课堂、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立项重庆市课程思政师范项目1门,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本科院校组“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获“重庆市第八届普通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重庆市2018-2020年度高校在线教学创新应用先进典型1次;教学是科研的基础,指导和推进科研的发展,是科研后备力量储备的必要途径。科研是教学的目的,对教学具有反馈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会在现有的教学科研的基础上,合理地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与教学能力,努力实现以教学推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
近年来,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围绕我校的发展规划,秉持“崇实立信、经邦济民”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落实立德树人,聚焦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扎实做好教师队伍的各项工作,不断推动公共课教育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力求做到公共课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