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会计学院党总支学生第三支部在学校3206教室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三次读书研讨会。由党支部书记王秀波主持会议,支部全体党员同志参加。研讨会采取会前自学、会上集中学习和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
学习会上,与会人员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第十章第六节,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内容。
首先,党支部组织委员徐旭娇领学第十章第六节内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好声音”,讲述了江西省肿瘤医院一墙之隔的小巷中“抗癌爱心厨房”发起人的感人事迹。年近七旬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晚上忙碌到深夜,为病人家属备好烧制饭菜的炉火,炒一个菜只收一元钱,即使过年也不休息。自2003年至今,该厨房已持续运营了20年,累计服务了上万个癌症患者家庭。“抗癌爱心厨房”的出现,给予无数家庭生活的希望,也用人间烟火,抚平了无数人的心灵,这是一条精神线索,为千万抗癌家庭提供向前走的勇气。
肖垚同志、邹献同志、廖文遥同志分别讲述张桂梅、驻厄中国医生和李子柒的故事,以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铺开一张栩栩如生的中国画卷。张桂梅以身作高山峡谷里的灯盏,照亮一代又一代深山学子的前路,她以生命托起大山的希望,深刻践行为人师者更是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驻厄中国医生以实际行动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李子柒用心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以生动形式呈现优秀的中国文化,以真实的情感打通各国民众共通的心灵,展现了一个美好、亲和的中国形象。每个人虽生而平凡,但是又足够伟大。始于善良,不忘初心,忠于理想。这是中国故事,这是一个个中国答案。
接着,李兴容同志、简青青同志领学第十一章---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他们认为,我们始终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盘琳雯同志、谭凌芯同志领学第十二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们认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随后,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同志展开深入研讨。学院党总支书记曹全宏分享关于就业的指导意见,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每个人的未来发展,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就业观念,积极将课堂所学的转化为市场所需,要有“融合所学、集成创新”意识,做到心中有“数”、眼里有“爱”、手中有“货”。“数”是数字化。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提出了“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并做出具体部署,数字化生活发展近在眼前,我们必须做好深入了解和探索的准备。“爱”是能包容、有爱好、爱想象、爱国家、爱人民,既要有小家之爱,更要有大爱。“货”是我们自身的能力修养、专业技术。只有我们拥有过硬本领,积极建设自我,才能满足日后社会人民愈加丰富的精神需求,成为社会需要的中坚力量。
党员服务站站长李朴琴表示,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必须坚定信念,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我们应当摆正心态,正确认识就业难的现状,树立正确就业观,支持并帮助想创业的同学,给他们提供创业信息,以创业促进就业。
王燕同志、陈云凤同志、徐昀芸同志、汤恩泽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生活实际相继发表学习体会。
最后,党支部书记王秀波总结此次会议,高度赞同中国故事讲事实、讲情感、讲道理、讲形象的表述形式,鼓励支部各成员积极思考,转所听为所思,转所思为所得;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共同抓,一起抓;为人民服务,从身边小事做起,发挥先锋带头的榜样作用。
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学习,大家充分认识到,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联系实际紧密融合,切实做到以学促干推动事业发展,坚持学以致用,以学促用,切实把学习贯彻成效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不断把主题教育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