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践行青春使命,服务基层发展”社会服务践行团深入安稳镇上坝村开展首日实地调研
日期:2025-07-10  作者:郑苇 来源:管理学院  浏览量:13

昨日周密部署,今日躬耕实践。学院“践行青春使命,服务基层发展”社会服务践行团于7月10日正式开启在安稳镇的实地调研工作,践行团在指导老师郑苇、尹思懿,安稳镇政府工作人员卢贰林,上坝村综合服务专干周春英和上坝村书记刘福银的带领下,深入安稳镇上坝村,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瓶颈与出路”等主题,通过“听看干思”四法,扎实开展首日田野调查,迈出了解国情社情、服务乡村振兴的坚实一步。

初抵上坝村落,共绘实践蓝图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实的教材。刘福银详细介绍村庄发展历程与振兴规划,从传统农耕经济到特色产业培育,从人居环境整治到基层治理创新,全方位展现乡村振兴的“上坝路径”。这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明晰基层发展的现实基础,更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立足实际、精准施策的核心要义。

深耕上坝乡土,筑牢认知根基

田间地头的劳作是实践的“必修课”。在豆田除草环节,践行团成员摒弃农具,以双手为“工具”,头顶烈日,细致分辨豆苗与杂草,体会农耕劳作的艰辛。当沾满泥土的鞋子叠起“天然高跟儿”,裤腿也裹满泥浆,汗水浸透衣衫成为常态,大家对“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有了具象化理解——乡村振兴的根基在土地,尊重劳动、敬畏土地是青年参与基层服务的前提,让书本上的“三农”理论转化为真切的情感认同,为后续服务实践奠定思想基础。

凝聚上坝力量,书写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当地农户的李子园中,实践团成员既品尝到丰收的甘甜,也关注到销售渠道单一的痛点;在山羊养殖基地,既看到“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成效,也发现资金、技术等发展瓶颈。这些鲜活案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乡村产业振兴需破解“产、销、链”多重难题,既要立足资源禀赋培育特色,更要借助市场思维打通堵点。践行团成员运用专业知识,通过拍摄视频制作安稳山羊宣传推广视频,形成“理论—实践—传播”闭环,让大家明晰基层实际,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立足实际、挖掘“产业+文化+传播”融合潜力。 

学院“践行青春使命,服务基层发展”社会服务践行团的调研故事仍在安稳镇的青山绿水间继续书写。他们将继续深入基层,用心用情用力,努力交出一份有深度、有温度、有价值的青春答卷。